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因而需要从理论上总结概括先进生产力质态并指导发展实践。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中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形成了对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新的总结和诠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结合以上论述,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内容。
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其主导者为优秀的科技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劳动者始终是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元素,并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推动技术创新应用于实践。对于中国而言,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并提高其利用效率是形成和驾驭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前提,新人口红利的形成需要将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人才厚度优势,才能符合“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发展环境的改善依赖于生产力的进步,同时又孕育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人才,其关键在于依靠人才汇聚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发挥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在生产力进步中的关键性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所建成的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有效支持了生产力的进步,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难度更强调了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创新链、产业链的进步和完善依托于人才链的建设,这不仅需要汇聚拔尖创新人才而产生倍增效应,也离不开充足的后备人才梯队,更需要壮大具有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产业工人队伍。社会主义劳动群体不仅掌握着先进生产力,发展复杂化劳动,更主导着未来技术的发展态势,以更高的效率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同时,需要认识到的是,当前激发生产力变革的人才发展环境与过去相比出现较大不同,现代科技和产业升级所需要的人才梯队不再是可以凭借偶然性天才出现而建立的,而是建立在各学科、各领域丰富储备上依靠拔尖人才的带领而形成的协同模式。这既要依靠基础教育完成的人才数量储备,又要拓展高等教育的深度和产业发展高度而完成人才遴选和梯队建设工作。
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聚集地,新的生产要素是否具有变革动力也需要在产业发展中得以体现。随着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开展,我国面临更重的产业升级压力。科技创新能否转化为产业创新,是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前提,更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要求,构造地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完成全国性的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布局在兼具竞争力和持续性的产业基础之中,并通过产业间的合理分工和高效互联发挥优势。推动生产力布局的优化,需要转移与升级并重的产业发展。依靠国内外的产业转移通道,有效匹配区域特长与效率优势,化解生产要素的错配问题,消除区域战略中的失衡和矛盾。进而,适应并引领全球产业体系建设的大方向,以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多种产业集群和实体经济高效汇聚生产要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相互作用,共同依托于人才、技术、产业优势,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破除制约壁垒,厚积发展优势。
产业升级应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突破性工作,以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内容。根据“十四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这些产业结合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实现新业态、发展新模式,能够有力地推动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我国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焕发巨大的生命力和盈利能力,而未来产业只是初露峥嵘,仍需长期的创新引领和资源投入,如新型储能、类脑智能、量子计算、核聚变等行业,一旦成功将引起突破性的、颠覆性的变化。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培养皿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产业具有的规模优势和配套优势,不仅重视其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较大的升级空间,更须将之作为新质生产力产生的基础和现阶段产业体系的基础力量而对待。
三、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明确,“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突出了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以效率实现生产赋能的机制建设。实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不仅是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并主动应对世界市场价值链重塑的要求,更是建立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激励机制并实现优质生产要素汇聚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新质生产力创造的价值需要在经济循环中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高水平的生产力要求以高效的流通和高额的利润加以体现。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必然是更为精密的复杂劳动,同时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实现优质的劳动力与生产要素向高效率的部门转移。因而在畅通的国民经济循环中,可以通过高新产业的盈利状况寻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完成优质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革新。
此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的,传统产业的优势是保证生产力要素顺畅流动和循环往复的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到各地,则需要依托于其特殊的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和发展条件,既非一朝一夕而实现,又无统一模式可复制。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已被清晰认识到,但也产生了各地区“一哄而上、泡沫化”的隐忧,或因重复性、攀比性的建设而出现丧失自身优势、阻碍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具体而言,“先立后破”指的是对待传统产业的态度,不是简单地放弃,而是利用新技术加以改造提升,将具有领先地位的传统产业进一步巩固和升级。“因地制宜”则是找准本地现有及可能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性特色产业的发展,并打通束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堵点。“分类指导”是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统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厚植发展优势,进而建立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支柱性产业体系,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水平的价值创造,做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具有奠定发展基础的重大意义。聚力新阶段奋进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产生契合了这一时代要求。其“新”表现为新的生产要素以及新的要素结合方式,其“质”体现为高质的产业基础以及发展动能,其形成过程是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的配合而实现的多元生产要素的拓展与结合,其表现是所引发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更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效果的质变。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提高经济发展质效的关键内容,对应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要求,其深刻内涵和发展要求也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
张辉
北京大学经济新会员注册即送58元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商务部全球价值链专家。政治经济学专业,独立著作六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JEEM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重大和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等纵向课题十多项。获教育部第六、第八届高等新会员注册即送58元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和北京市第十一届、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所授课程“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经济学专业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唐琦
北京大学经济新会员注册即送58元博士毕业生、北京大学医学人文新会员注册即送58元助理教授、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消费理论等。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经济科学》《经济学动态》《政治经济学评论》《学习与探索》等期刊,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得北京大学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等奖励。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